|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人物"人才样本研究(第五期中才百科专业人才研究样本公示) 【特别说明】“中国杰出人才样本研究”系北京中才百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在2023年夏天发起的专业领域人才公益研究课题,已经在互联网公布5期研究成果。北京中才百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是专业从事第三方人才职业评价机构,是中国第一家为杰出人才编辑职业志的人才评价与咨询服务机构。根据中办国办2018《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人才评价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而是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同时,国家改革人才评价制度,鼓励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端人才进行科学、中立、客观的评价。认真遵循国际人才评价的基本原则,保持客观、真实、准确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提高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结合国际职场人才评价标准,针对各领域专业人才的评价主要侧重依法合规、综合素养与表现、工作能力与成就、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个人信誉、个人品牌与行业影响力等。结合以上人才评价原则和基础性指标,北京中才百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根据互联网收集的公开信息,对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人士的职场成就、能力、贡献、影响力等作出如下综合性人才评价。 主办方是独立于政府和用人单位的第三方人才研究评价机构,对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评价课题研究均属公益性,不向研究对象收取任何费用。课题组通过互联网收集各个专业领域杰出人才信息,选取10-30人作为人才研究样本,从而寻找这些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提升、个人IP价值等成才规律,研究价值是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在互联网集中发布正向倡导信息。为了确保研究项目的独立性、公益性和可信度,该项目不属于评奖和荣誉,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不接受任何机构赞助和个人资助。现将样本选择范围和入围人才基本信息公布如下—— 一、“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人物”人才样本选择范围 (1)长期从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普法讲座、媒体访谈的嘉宾;(2)长期从事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的筹集资金、策划活动等该领域的社会活动家;(3)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法务咨询师、法律服务志愿者等;(4)长期从事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犯罪预防、心理辅导干预的专家、学者、心理咨询师;(5)长期从事犯罪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监护、生活照顾的慈善家和资金捐助者;多次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帮助的知名爱心人士;(6)为未成年人权益写过多篇报道的知名记者、作家、出版家、自媒体人士;(7)各地妇联、少儿保护组织对未成年人保护有过重大贡献的知名人士;(8)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其他有突出贡献人士。 二、未成年人保护杰出人物人才样本选择基本要求 (1)未成年人保护杰出人物在媒体上有多篇报道,在当地和全国范围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2)入围样本人物经过主办方尽职调查,媒体所发报道和宣传信息基本属实,没有虚假和夸大成分;(3)入围样本人物具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具体行动,不仅仅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理论研究和理念传播;(4)入围样本人物具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并非临时性,而是长期性,比如坚持5年以上,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30次以上,影响人群3万人以上;(5)入围样本人物没有涉及诚信、虚假宣传、违背公序良俗、违法乱纪等不良行为,在媒体上没有负面评价信息;(6)在选择样本时,适当考量性别、职业、区域的代表性,为了避免对其本职工作造成干扰,侧重体制外或者退休人士;(7)入围样本人物所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公义事业与其所从事的日常本职工作没有直接的业绩考核、利益关系。 三、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杰出人物样本候选人事迹简介(根据网络整理,排名不分先后) 1.李玫瑾【个人简历】李玫瑾,1958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于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后任教于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刑侦教研室;1992年到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挂职锻炼;2013年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资源信息库”。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有组织犯罪问题,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等。 【主要事迹】参加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节目录制;201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录制,2月参加录制泛文化节目《圆桌派3》第三期录制;2023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国青年人成长节目《开场白》第二季。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在中国开创了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将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犯罪心理学研究;在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方面做出了研究。 【主要贡献】李玫瑾教授在我国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保护等研究和普法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网红教授,她在央视法治栏目、网易公开课,还有各种小视频公益普法,她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校园霸凌、校园歧视、“匿名陪审员”制度等问题都有研究,对我国普法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李玫瑾信息66页600多条,图片21300张,视频160多条;快手普法视频330多条;抖音粉丝244.4万,点赞921.9万;抖音发布普法视频230多条,有些视频单一作品收看人数都几万人次。 2.孙雪梅【简历】孙雪梅,女,1984 年生,贵州习水人,东北财经大学新闻学本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曾任京华时报社记者,凤凰网公益频道主编,现任凤凰网副总编辑、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主要事迹】2013年6月1日,孙雪梅与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多家媒体单位发起 “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制作儿童防性侵教案并授课,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2013年6月1日,孙雪梅与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多家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还定期进行线上培训和讲座,孙雪梅等人发起制作的“儿童防性侵教案”小学版历经40余次修订最终定稿。同年9月4日,“防性侵”第一课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开讲,孙雪梅授课。课堂上还为孩子们发放了配有漫画的宣传折页,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孩子们对于性侵害的认识。2014年7月23日,孙雪梅带领的“女童保护”已在17个省份相继开课,教育覆盖人群超过10万人。自2014年起,孙雪梅带领“女童保护”连续六年组织召开“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会座谈会,推动儿童防性侵相关法律和机制完善;发布的报告长期被媒体、研究机构等引用。2015年3月2日,孙雪梅及团队成员组织开展 “女童保护”两会座谈会,发布了《2014年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报告披露的大量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数据引发全国性反响,百余名全国各地媒体记者到场报道。2015年7月,“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同年12月底,孙雪梅带领的“女童保护”已在山东、浙江等24个省市地区进入学校,还深入甘肃,新疆等边远地区授课,培训志愿者5000多人,同时与地方妇联、教育局等部门合作,课程覆盖人数超过65万人。2016年1月,孙雪梅获选“2015影响中国公益100人”。2016年6月22日,凤凰网公益品牌“行动者联盟”在北京举办,该活动得到上百家公益组织加入,企业、创意界、明星艺人等各界力量参与。“行动者联盟”运行6个月完成了“明星支教”“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2016儿童安全教育高峰论坛”“全国跑团颁奖盛典”“汇爱行动”等多项公益活动。2018年3月,“女童保护”团队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孙雪梅担任理事长,公开募捐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2019年5月31日,孙雪梅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第29次检察开放日座谈会,就聚焦关注儿童性侵问题发表看法。同年7月10日,在由全国妇联、教育部、民政部等共同主办的“关爱儿童服务社会——‘守护童年’大学生暑期牵手共成长行动”启动式上,孙雪梅发表演讲,向大学生志愿者们讲授了如何开展儿童自我保护。同年7月18日,在“清朗网络空间 伴你健康成长”2019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研讨会上,孙雪梅讲述了近年网络性侵儿童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截至2021年12月底,“女童保护”团队已在全国31个省份面对面向逾593万名儿童、70万家长上防性侵课程,线上课程覆盖数千万人。截至2023年10月,“行动者联盟”已累计覆盖超过7亿人次,拥有价值近4.5亿传播资源,共计逾270家媒体对其进行全方位报道。截至2024年5月底不完全统计,“女童保护”在全国31个省份面对面为超过1038万儿童和83万家长送去儿童防性侵知识,已有超过1.4万名志愿者通过培训考核成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 【主要贡献】2015 年8月,孙雪梅联合法学家、媒体推动刑法修订时取消了“嫖宿幼女罪”。刑法“嫖宿幼女罪”罪名的取消,推动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文明与进步,此事件的重要性足以载入当代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历史和当代中国法制史。2020年3月,孙雪梅被任命为凤凰网副总编辑。 【获得荣誉】2014年12月11日,孙雪梅荣获网易教育金翼奖之“年度公益人物”,2014年度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榜样人物”;2014年度“北京榜样”提名奖;2014年网易教育金翼奖之“年度公益人物”;2013—2014年度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度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人物榜样”。2014年“影响中国公益100人”,2014年度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影响中国公益100人”,CCTV2015年度慈善人物;2016年5月24日,孙雪梅获颁“CCTV年度慈善人物”。2016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中国公益年度人物,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扶贫传播人物奖,北京社会好人奖;2017中国年度公益人物,中国妇女儿童慈善奖(2015-2016)2017年1月,由《中国妇女》杂志社推出的2016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凤凰公益主编孙雪梅入选。2020年新华公益善举推广人。2022年3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22年3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年4月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荣获第29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孙雪梅信息50多条,图片60多张,视频21条;抖音普法视频330多条;抖音粉丝2403,点赞8653;快手普法视频3条。 3.方燕【个人简历】方燕,女,我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知名人士,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会长,长期重点关注、深度参与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现为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1990年7月至1994年6月任北京市公安局党校教师;1994年6月至1995年10月任北京元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95年10月至2000年3月任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处副处长;2000年3月,任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西安分所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届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直接联系代表。 【主要事迹】方燕累计参与立法调研、立法座谈、执法检查活动80余次;向全国人大提交40件议案、193件建议,部分已被《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律援助法》等采纳。她在维护老年人、少年儿童等困难群体合法权益方面是出了名的“侠肝义胆”。在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深入各地福利院、儿童医院,针对未成年人群体和相关领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企业、社区、机关单位宣讲民法典,为学校、学生、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参加法律援助的律师宣讲法律援助法。作为一名律师,方燕始终在基层普法一线,深入学校和社区,义务普法授课。 【主要贡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领域累计提出40项议案、193项建议,其中包括鼓励收养病残儿童,对收养家庭予以支持、加强关注、建立关爱回访制度;强化学校、家长、群团组织与司法部门的协同支持体系,坚决打击侵害青少年身心安全的新型犯罪的建议;规范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现象等建议。让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走进社区、农村、机关,宣讲民法典,走进学校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走进军营宣讲退役军人保障法。她是用“爱心”与“使命”践行法治的担当者,是让“法治中国”的阳光照亮社会每一个角落的追梦人。 【获得荣誉】2020年9月,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选为2023年度法治人物。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方燕信息23条,图片55多张,视频35条;抖音普法视频23条;粉丝3.4万,点赞20.5万;快手普法视频10条,提出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禁止未成年人直播和争当网红,建议增加被性侵儿童精神损害赔偿,信访制度应该为信访人员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听证平台,建议迷奸案应该追溯制售药品者,单一作品播放量75万多人次。 4.佟丽华【个人简历】佟丽华,男,满族,1971年出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1999年8月―2003年7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7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9月,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2009年注册为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1月,第十二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当选为副会长;2024年12月,当选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丰台区律师协会会长,第十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与社会责任专门委员会主任。兼任北京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全球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慈善协会副会长, 【主要事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佟丽华律师还通过讲课、发放刊物、创办“中国青少年维权中心”网站和接受媒体采访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和理念。佟律师接受社会各界的邀请讲授法律课和开办法制讲座80余次,直接听课的学员有3万多人,包括学校教师、校长、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共青团系统维权干部、志愿者和记者等各个行业的人。1999年4月佟丽华律师牵头成立了“丰台区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同年8月联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同设立了第一家面向全国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与研究的公益性民间组织——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2003年5月该中心正式注册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该中心自成立到2006年6月共接待20000多件咨询案件,提供法律援助近200件。佟丽华创作和主编了《未成年人法学》等30余本法律图书,其中有21本分别获司法部“金剑文化工程”图书奖一、二、三等奖。佟丽华律师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工作2003年他全程参与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调研、起草、论证和汇报工作的全过程。2004年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团中央阶段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是修订草案第一稿的执笔人。他关于建立“流浪儿童救助制度”的建议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重视,他还积极参与了近些年来很多国家部委关于未成年人政策问题的论证以及草拟工作。2003年5月,佟律师推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被任命为第一任主任委员,现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他推动成立的“中国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成员已经发展到4000多人,是全球最大的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律师协作网络。 【主要贡献】2006年,佟丽华组织编写了《农民工普法手册》,主编了《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一书。2007年,佟丽华专著《未成年人法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讲述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权益救济问题。佟丽华1999年、2001年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政法委、北京市人事局授予的“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2001年、2004年连续两次获得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司法部授予的“中国保护未成年人十大杰出公民”称号;2005年被北京市司法局记个人一等功;同年被评为“十大法治人物”并于12月荣获首届“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奖”;2006年1月被北京市政法委、北京市人事局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同年4月被共青团中央、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12家单位评为“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等。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2020年1月,评为司法部律师服务为民好榜样。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佟丽华信息150多条,图片52张,视频19条;抖音普法视频19条;粉丝3181,点赞4.5万;快手普法视频140条,粉丝6.1万。 5.傅广荣【个人简介】傅广荣,女,著名公益人、慈善家,老党员,律师,沈阳儿童村和反家庭暴力展览馆创始人,中国首家未成年人矫正实验基地发起人、中国首家重刑刑释人员创业连锁项目——“妈妈送你去天国”创立者等。 【主要事迹】20年来收养64名女杀人犯子女,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傅妈妈”事迹感人至深,70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事业的一线,帮助了众多未成年人和重刑刑释人员,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首家重刑刑释人员创业基地创始人、沈阳阳光儿童村创立者、中国首家未成年人矫正实验基地创立者。 【主要荣誉】傅广荣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华儿女、时代杂志、新京报等众多媒体跟踪报道,被评为2003年中组部全国十大优秀共产党员。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傅广荣信息107多条,图片35张,视频41条;抖音视频39条,每条播放量数百人次;快手普法视频23条,每条播放量数百人次。 6.卢勤【个人简历】卢勤,女,1948年9月生,北京人,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的“知心姐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事迹】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并任杂志编委会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她个人撰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图书销售超过300万册。 【主要贡献】卢勤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写给世纪父母》、《告诉孩子,你真棒!》、《长大不容易》、《让每个孩子都精彩》、《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等书。曾在北京文艺广播的晚间节目《爱星满天》中做过嘉宾,在北京青少频道的节目《谁在说》中担任过特邀嘉宾;卢勤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 【获得荣誉】卢勤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和“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巾帼建国标兵”等称号。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卢勤、爱心姐姐信息356条,图片68张,视频70条;抖音粉丝56.8万,获赞23.4万,视频209条,每条播放量数百人次;快手粉丝22.6万,获赞44万,发布视频23条,还有直播解答听众提出的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教育等问题。 7.安国俊【个人简历】安国俊,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毕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会计师,副研究员,MBA导师;第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社科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副理事长。曾获评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24年,创作的歌曲《爱的天使》(安国俊作词,洪兵老师作曲,全国政协委员郭蓉演唱)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原创歌曲评选一等奖。所著《探路:中国金融改革再出发》一书入围2017年度中国十大金融图书榜。 【主要事迹】安国俊博士发起宇泽慈心项目的初心,是因为她13岁的儿子宇泽和家人2018年10月一起去内蒙古旅游途中不幸发生车祸,10月16日,从内蒙古人民医院紧急转至北京天坛医院三省“为生命让路”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无数人关注转发。然而,令人深感痛惜的是,小宇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实现孩子生前想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梦想,小宇泽的眼角膜被移植到患有先天性角膜白斑症的一名3岁男童与一名6岁女童身上,两名儿童重见光明,小宇泽也实现了又一场关于爱与生命的接力。为感激所有为生命让路的社会各界人士,同时也为了其他少年儿童伤害不再发生,安国俊博士成为一名呵护少年儿童安全出行的志愿者,先后发起捐款在中华慈善总会、中华儿慈会设立宇泽慈心项目,和相关部门以及爱心人士共同努力,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避险、如何自救、如何救人,通过推广中小学生安全出行活动推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6年以来,宇泽慈心陆续在近30个省份开展“让孩子平安回家”的爱心捐赠和儿童保护的公益活动。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社会各界都在捐款捐物驰援一线,宇泽慈心项目先后捐赠价值20万元的医疗防护物资用于抗疫一线;宇泽慈心项目联合中国大地保险公司定向为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1200名交警捐赠了总保额为7.2亿元的专属保险;宇泽慈心项目再次联合中国大地保险定向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大中小幼学校、教育系统直属单位教职工及北京市部分学校近28万名教职工捐赠专属“复教园丁保”,总保额近700亿元;宇泽慈心项目联合中国大地保险陆续为北京、南京、浙江、山西等地教育系统部分中小学及大学超过4万名教职工定向捐赠“园丁保险”,总保额近100亿元。宇泽慈心项目还积极推动儿童平安知识的教育,支持由公安部交管局、团中央中少社等多部门联合举办的“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亲子课进社区“交通安全体验课活动”;向北京市门头沟区25所学校的14500名中小学生捐赠《安全教育》读本等。2021年,宇泽慈心项目和大成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宇泽慈心-大成保护儿童爱心基地”;宇泽慈心项目“让孩子平安回家”在浙江正式启动,走进玉环市大麦屿福山小学举行第一场安全教育课堂授课,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带来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课程;发起由大成律师事务所宇泽慈心大成儿童保护爱心基地为主会场,浙江台州市公共安全教育馆、四川凉山、福建宁德为分会场,同时举行的线上线下“让孩子平安回家”倡议行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平安出行,为孩子平安出行保驾护航。2022年宇泽慈心走进浙江金华和温州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和平安书捐赠;在京举办“让孩子平安回家儿童保护法制建设会议”,希望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推动儿童保护的法律的建设;邀请北京警察学院的教授为人大附中的同学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举办“让儿童平安出行——完善交通法制建设”在线会议,推出在线平安课、急救课,为更多的孩子普及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同年9月,宇泽慈心持续为受疫情影响中国传媒大学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夕为推进孩子们平安出行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让更推出平安课、急救课。宇泽慈心面向北京八一学校小学部爱心绘本和平安书捐赠活动,举办了“让孩子平安回家”儿童保护法治会议;联合江西红十字会、宜春市袁州区教育局等推出平安书捐赠和在线平安课进学校活动;联合北京市交管局等单位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推出“平安课进校园”活动;发起“让儿童平安出行”完善交通法制建设在线会议,呼吁完善保护儿童平安出行的公共政策;为北京、上海、青海、浙江,新疆、山东、山西、江西、四川、辽宁、云南、天津等地部分学校推出在线平安课、急救课,带去了安全知识。2023年,宇泽慈心面向北京、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活动;在北京八一学校小学部开展了爱心绘本和平安书捐赠活动;同年八月第一时间驰援捐赠北京房山和门头沟区抗洪抢险第一线。2024年,宇泽慈心联合公安部定点帮扶地区-广西、青海玉树、贵州三省地区学校开展让孩子平安回家的爱心捐赠活动;向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学校开展爱心捐赠及儿童安全教育等活动;开展走进西畴县汤谷民族小学“让孩子平安回家”《安全教育》图书捐赠及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主要贡献】“宇泽慈心-让孩子平安回家”公益爱心传递已经覆盖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安徽、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新疆、辽宁、河北、云南、山东、广西、湖北、河南、西藏等近30个省份的学校,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法学界、金融界、公检法部门、慈善公益机构、教育部门、责任机构、媒体部门等各行各业的专家、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共同为儿童交通保护、平安出行等法治建设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儿童安全问题,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平安成长。宇泽慈心儿童保护组织专家汇编了《儿童保护法制国内外发展研究报告》并进行了发布。从国际儿童保护立法、我国儿童安全意识与司法保护政策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呼吁尊重生命、儿童保护、交通立法和执法理念和制度的完善,以个案推进立法和修法,加大对于超速和违章行驶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受害人家属的权利,提升对于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肇事者见死不救的惩罚力度。(2)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安全和生命教育。(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视乡村儿童和留守儿童保护。(4)健立完善的公检法联动机制,推动司法的公开透明,避免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压案不查的突出问题。(5)呼吁建立国家层面重大疑难案件审理中心和完善紧急救助机制和相关制度。(6)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重拐卖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保障对受害人的救济,有效遏制拐卖行为的发生;实现买卖妇女儿童罪的卖方与买方同罪同罚。(7)对儿童案件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压案不查的问题进行严惩,完善现有的儿童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8)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实现儿童安全教育和法制的有效衔接,利用科技力量推进案件审理的效率。(9)完善统一的社会公共政策,在儿童安全问题领域消除地区差异。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安国俊信息、资讯共419条,宇泽慈心3200条、为生命让路、让孩子平安回家6000多条,图片125张,视频30条;安国俊微博粉丝30.1万,发布视频42条;抖音词条1条。宇泽慈心的故事和爱心传递得到中国公益网、慈善公益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华儿女、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日报、中国网、中华网、今日头条、新浪、中青报等20多家媒体给予报道。 8.李静【个人简历】李静,女,婚姻家庭咨询师,执业20多年,专注民事法务、婚姻家庭领域法律服务。现任山西弈锋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长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主任;第十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代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生活版主讲律师。 【主要业绩】李静创办的维权服务中心在长治市下辖区县持续走进幼儿园、小学,开展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公益讲座,项目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李静成为一名防性侵知识教育的志愿者。2017年3月6日,李静应邀在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开展首场防性侵知识讲座,获得一致好评。几天后,李静牵头组建了一支以普及防性侵知识为主要工作的志愿者团队——“女童保护”山西长治弈锋诚志愿者团队,并通过广泛宣传公益项目,吸引志愿者加入。李静主动联系长治市区的中小学校,请校方推荐优秀教师加入。2017年9月25日,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作为长治市妇联孵化的女性社会组织正式登记成立,各县建立“女童保护”志愿服务县级分队,第一支县级分队是黎城分队。2018年12月,黎城分队完成了全县71所小学的防性侵公益讲座,黎城县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实现适龄儿童防性侵知识教育全覆盖的县。2018年,成为长治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之后,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保护妇女儿童权益。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转至她的律师事务所,李静和同事们担负起了为全市妇女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的重担;李静还是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志愿者讲师和弈锋诚“青少年普法律师志愿者服务队”创办人。 【主要贡献】她继续推进“女童保护”公益事业,实现长治市适龄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全覆盖,做到“城区全覆盖,农村无死角”,为更多儿童的健康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守护者。通过开展女性文化学堂、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为妇女儿童的权益鼓与呼,李静和她的团队实现了让更多的妇女知法懂法,并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获得荣誉】李静律师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山西省“三八红旗手”、“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并作为山西代表出席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连续当选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李静信息、资讯共35条,图片3张,视频3条;微博粉丝228,发布作品25条;抖音词条3条;快手,未开通。 9.张荆【个人简介】张荆,男,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法律系教授,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律系主任,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亚洲犯罪学会常委、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1982-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曾任《青年研究》副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副秘书长;1992-1997年 赴日本做访问研究员1997-2002年,日本一桥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和博士;2002年3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 【主要成就】2009年《北京社会建设六十年》(副主编)获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度优秀学术成果3等奖;2005年《在日外国人犯罪》一书获日本第6届菊田犯罪学1等奖;1990年10月 论文《急剧社会变迁、社会整合与犯罪》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10年优秀成果2等奖;1988年1月论文《论青年期》获全国1987年度青年教育理论优秀论文1等奖。 【主要贡献】在研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他提出未成年人犯罪三大成因:一是辍学,二是学业失败,三是社区不良环境影响。此外,还对青少年校园霸凌现象、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等主题和专题在学校、法治讲堂、法治媒体等多次应邀普法授课。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张荆信息、资讯共96条,图片60张,视频34条;抖音视频20条;快手,视频2条。 10.杨海龙【个人简历】杨海龙,男,云南省红十字人道志愿服务队队长,中国知名志愿者。 【主要事迹】2007年,杨海龙在一次上海捐髓志愿者到孤儿院送关爱的公益服务中,孩子渴望的眼神和单纯的心愿,让下定决心,要给孩子们圆梦。杨海龙参与四川雅安地震救援时,给小朋友做卫生宣传。致力于公益事业18年,少年儿童始终是杨海龙关注的重点。三年内,杨海龙就先后统筹参与了97个少年儿童相关的公益服务项目。杨海龙长期致力于儿童公益项目,不断发掘孩子所需,尽力满足孩子所求。他跑40多公里路给参加助学夏令营的12岁哈尼族男孩买生命中第一个生日蛋糕;他和团队一起一次又一次通过走访劝回辍学的学生;他常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接受滇苗助学。 【主要贡献】杨海龙召集志愿者,创立了云南省红十字微公益项目,将各界人士的点滴爱心汇集起来,11年来筹款3.1亿元,其中1.1亿元用于需要帮助的少年儿童。 【媒体影响力】百度搜索杨海龙、儿童保护志愿者信息、资讯共3条,图片2张,视频1条;抖音、快手未开通。 11.孟繁英【个人简介】孟繁英,女,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的一位普通居民,长期热衷于禁毒教育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益宣传活动。 【主要事迹】孟繁英创办湖南省首个社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15年来组织大量公益活动,亲情走访上千户,热线、网站和心灵家园接访上万人次,她的义行感动无数人,近2000名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加入到“青护园”成为爱心园丁,“孟妈妈”和她的爱心团队先后帮助2000多名青少年,举办普法、禁毒、教育演讲320场,参与受益者达10万人次。 12.谢军【个人简历】谢军,男,33岁,四川省南江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南江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副部长。2013年在全省侦查监督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能手”称号和“优秀审查报告”;2015年全省公诉业务竞赛代表巴中获得团体第三名;2016年获得“全市优秀公诉人”称号,“全市民事行政检察竞赛”第二名,2次记三等功。 【主要事迹】他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以最大限度保护为主。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他不仅要思考怎样最大限度的维护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还要考虑如何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2014年12月28日,南江县一名中学生孙某在南江镇一学校玩耍时,出言挑衅该校初三学生吴某,后遭到吴某等人的追打。孙某心中不服,便邀约朋友前往报复。吴某得知后又邀约了同学,双方在南江镇矿务局公园内聚众斗殴,孙某等3人将一人右手肘关节砍伤。谢军在受理此案时,得知孙某的户籍出生日期与实际出生日期不一致,实际年龄要小几个月。查清其母亲入院记录,证实了孙某在案发时未满16周岁,无刑事责任能力,并依法作出法定不起诉处理。当他了解到其他2名涉案未成年嫌疑人都系学生、且在保候审期间都一直在上学。判决可能对未成年人的学业造成影响,首先联系了学校,在嫌疑人有悔改表现的前提下,尽量争取从轻处理。最后2人被判处缓刑。谢军再与学校积极协商,学校同意2人继续在学校学习。目前均已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13.张文友【个人简历】张文友,男,汉族,68岁,中共党员,成都市金牛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从事关工委工作6年。张文友2017年从金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后,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带领金牛区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协调、主动作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 【主要事迹】结合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2021年以来,全区各级关工委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1500余场,参与青少年25万余人次。开展学英烈活动,组织编印《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系列读本分发给全区各级关工委,目前已经编撰三集近万册。积极参加“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把“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持续引向深入。认真开展好暑期青少年活动,广泛开展暑期“十个一”系列活动,2022年全区各级关工委开展暑期活动600余场,参与青少年2.6万余人次。 张文友在青少年普法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他积极动员“五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认识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推动“三法”的贯彻落实。加强与公、检、法、司、教育、团委等单位的联系,多次召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推进会,对普法教育进动员再部署。做好弱势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张文友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坚持助弱帮困,不断加大关爱力度。近三年来,金牛区各级关工委每年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帮扶困境青少年;截止2022年,全区登记在册“五失”和特困青少年212名,已全部采取“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 【主要贡献】张文友充分整合利用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搭建关爱工作平台,金牛区关工委分别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等单位协调,建立了“金牛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1家,为全区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搭建了重要平台。 14.赵颍 【人物简介】赵颍,女,汉族,198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同年进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 【主要事迹】赵颍对办理的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开展持续跟踪,针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王某某在校园招聘中被“歧视”的情况,向对违法行为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行政主管单位及涉案单位分别发出检察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及时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案于2021年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精品案件”;2022年2月,央视十二频道《法治的精神》第二集《尽职担责 息诉止争》中对该案进行了专题报道。疫情期间,赵颍策划并参与组织了全市首例“未成年人网络APP涉黄涉信息泄露情况专项排查”,对全区97家中小学、16万余名学生家长进行排查,深挖出一例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线索,通过及时引导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获法院有罪判决。该案于2022年获评“北京市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7月至12月,在市检察院指导下,赵颍组织参与了对辖区内二十八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地走访排查工作,并针对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取未成年人费用的情况,主办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推动北京天文馆、中国古生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线上线下实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2022年5月27日,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专题片《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路》,并在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首播,其中专门报道了这起公益诉讼案件。赵颍在日常办理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注重挖掘问题少年背后的家庭因素。例如,针对性侵案件中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未尽到监护职责的情况,联合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及家庭情况评估。通过积极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书以及定期开展亲职教育,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责任,努力实现以司法保护促进家庭保护,护航涉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2年,赵颍主办了西城区人民检察院首例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案,通过耐心的调解以及对问题家庭教育的监护指导和亲子关系的积极修复,案件最终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达成和解。2011年以来,赵颍坚持入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并长期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其生动活泼且寓教于乐的授课风格受到师生好评,多次获得区优秀法治副校长称号,她撰写的法治课件,在2022年5月31日获评最高检“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优秀奖。赵颍先后十四次参与西城区检察院“西检杯”西城区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承担组织、策划、主持、协调、摄影等工作,助力法治的种子在校园开花结果。2022年以来,赵颍参与“家长必修课”“我爱全皮肤”等未成年人检察系列普法视频,在西城区检察院官方微信、抖音、头条号、微博等多个平台进行投放,仅抖音平台观看人数就超过十万人。2019年、2022年,赵颍还先后两次作为主讲人及撰稿人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央视共同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栏目《守护明天》。 【主要贡献】2012年2月至今,赵颍一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曾立个人三等功,获得2022年度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活动优秀个人、第六届北京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等荣誉称号。 15. 杨红萍【人物简介】杨红萍,女,职业检察官,现任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因为她曾以自己名字成立了“红萍未检团队”,创建“金手指”帮教模式,她为未成年被害人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体系”,是用爱心浇灌受伤花蕾的“红萍姐姐”,也是为困境儿童雪中送炭的“爱心妈妈”。 【主要事迹】2020年9月,杨红萍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年仅15岁的小宁受不良思想影响,多次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并辱骂他人,造成恶劣影响,涉嫌寻衅滋事犯罪。杨红萍详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依法对小宁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了8个月的考验期。经过精准细心地帮教,小宁变得开朗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疫情期间还主动向疫区捐款,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并在赣榆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获评“优秀服务志愿者”。杨红萍和同事一起建立了“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体系”,成功为72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司法救助、协助转学、帮助就业等综合司法保护,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19年10月,杨红萍办理一起女童遭遇家暴案件。为了防止月月继续被侵害,杨红萍建议并支持赣榆区妇联向法院申请了对月月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获得法院支持。同时,她还为月月申请了1.8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解除其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杨红萍创建了“指点思想、指点家长、指点维权、指点关爱、指点共建”为内容的“金手指”帮教模式。通过从心理健康、思想悔过、遵纪守法、自我维权和回报社会等五方面对涉案未成年人言传身教、指点迷津,达到“顽石成金”的良好效果。2013年以来,通过该帮教模式,共对262名不捕、不诉、判处非监禁刑未成年人跟踪帮教,帮助回归社会,所帮教过的未成年人无一人重新再犯罪。2016年底,赣榆区公安局移送起诉一起12名未成年人夜市聚众斗殴案件,社会影响恶劣。她向赣榆区教育局发出了类案分析检察建议书。赣榆区教育局非常重视,全部采纳,并与区检察院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杨红萍关注赣榆区留守儿童群体,成立了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红萍工作室”,依托团区委的“青少年之家”,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四个镇建立“红萍工作站”,利用该院青年干警和社工、退休公务员、教师等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杨红萍她依托院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五百”工程,积极开展“检爱暖冬”、“帮百童”系列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感受温暖。 【主要贡献】杨红萍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嘉奖三次,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最美检察官提名奖、江苏好人、连云港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先进个人、最美检察人、“最美法治人物”等30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赣榆区在校生犯罪比率同比下降66.7%;2018年,该区在校学生犯罪率再降70%。近三年来,赣榆区留守儿童犯罪率和被侵害率分别下降了78%和64%。先后帮助262名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其中37人考入大学。 16.王红心【个人简历】王红心,女,汉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1990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大学本科文化。现任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政委。全国著名公益事业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中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主要事迹】在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期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市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王红心应邀来到沧州市实验小学,结合自己从警30多年的经历,为孩子上了一堂“与法同行,快乐成长”的法治宣传课。王红心认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学法、懂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进而长大成人后更好地报效国家,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作贡献。1990年5月,只有22岁的王红心,在石家庄市裕华路派出所实习。当年,派出所打掉过一个盗窃团伙,成员里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和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聚在一起,久而久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她先后被沧州市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20多年来,她800余次走进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讲座,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一致好评。王红心认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她给孩子讲的一堂课、一句话也许能让孩子记一辈子,成为他生命里的一盏灯,永远带给他希望。王红心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她撰写的《这些孩子怎么啦》、系列报道《震撼与警示》等文章,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与莲花相邻的日子》还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课外读本,王红心将此书赠送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大家的欢迎。2010年9月,她发起成立了“红心志愿服务队”,吸纳了心理咨询师、律师、教育工作者等各行业共3000余名志愿者。为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红心志愿服务队”多次走进中学、大中专院校,举办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学生扮演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严谨地演示案件的庭审过程,揭示青少年犯罪的严重后果及对自身成长和家庭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使青少年接受到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王红心还启动了“守护童年”红心警务站志愿者平台,以受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事)件的求助,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实施社会监督,对被侵害未成年人给予精神抚慰和法律援助,在促进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与惩治工作的一体化建设及进一步推进“合适成年人”制度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这在全国尚属首例。红心志愿服务队联合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在新华区蔡庄子社区建立了“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设置了普法竞赛区、心理辅导区、模拟法庭等8个功能分区,让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40余所学校先后组织1500余名学生来参观学习;先后组织17期模拟法庭,揭示校园欺凌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的伤害,警示青少年学生要学法尊法守法;到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心理健康讲座20余场;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到派出所、刑警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学校、社区,帮教不良未成年人100多人。 【贡献与荣誉】多年来,王红心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利用自己民警和志愿者的身份在社会中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呵护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点亮了一盏明灯。2019年6月2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对其事迹进行公示。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她带领红心志愿者,先后帮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新华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在所有接报警情中逐步下降。中心还被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确立为“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 17.曾淑俊【个人简历】曾淑俊,女,曾任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分局两路派出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教导员。现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负责出入境管理、人口管理、内部安全保卫、执法办案管理等有关工作。分管法制支队、出入境管理支队、人口管理支队、内部安全保卫支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主要事迹】曾淑俊是辖区群众最贴心的“曾妈”,她从警多年,见过不少‘问题青少年’,他们干不出什么大的坏事,就是小偷小摸,成群结伙,到处搞破坏。”从2019年开始,两路派出所立足“挽救回归、教育感化”理念,推出“沉浸式体验套餐”:通过规范的执法方式、审讯程序、氛围营造,让其体验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失去自由”的滋味;再让民警、驻所律师为他们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提炼简版“犯罪的成本”;还组织他们跟随民警参与部分警情处置,跟随律师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曾淑俊一套组合拳下来,这些孩子的变化都特别明显,撕掉了“问题孩子”的标签。对于辖区内需要帮扶的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孩子、犯罪分子的孩子,曾淑俊通过联动社区,派出所深入摸排辖区有问题苗头的青少年,以及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家庭”,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帮扶教育。在此影响下,辖区近四年常住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零发生”。把游走于犯罪边缘的孩子“拉回来”,把被家庭问题推到社会底层的孩子“托起来”。 曾淑俊介绍,“青少年关爱驿站”成立于2019年,由民警、驻所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工作组,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帮教,“法、理、情”同步发力,突出教育、引导和关心关爱。自成立以来,帮教过的26名“问题青少年”无一重新违法犯罪,全都开启了崭新的生活。2021年9月,曾淑俊代表全国公安系统在司法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上作先进代表单位发言;2022年,重庆市公安局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整体绩效考核,纳入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示范点,正在不断地被推广至更多的地方。 【获得荣誉】从警二十余年来,她曾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公安抗疫巾帼先锋”和“抗疫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重庆市最美新时代政法英模之一。 18.朱静华【个人简历】朱静华,女,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教育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她扎根农村教育28年,积极探索和弘扬新时期党和国家保护妇女儿童的政策法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本着教育、感化的原则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主要事迹】朱静华在从教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儿童发展的法规政策和工作部署,用真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保驾护航。以“严”导其行,以“情”塑其心,耐心与学生、教师、家长沟通交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师生,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做教师们的知心大姐,做家长们的倾诉朋友。她先后1000余次走进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给家长普及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关注女孩子防止性侵、欺凌等知识,提高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定期开展法治教育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助推儿童健康发展。朱静华所在的学校女职工约占80%,她以“女职工普法宣传月”等契机,通过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宣传资料、开展“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知识答题、女教师座谈会倾听妇女心声、组建妇女小组走进街坊邻里进行宣传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使其知法、学法、懂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了关心妇女的良好氛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获得荣誉】朱静华曾经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先后被评为首批杰出津门校长、天津市普教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殊荣。2022年9月,在“知心育人 以心育心”——天津市静海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工作中,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了《真心呵护 向阳花开》专题讲座,2023年1月,在津、甘、青、藏、疆五地协同举办的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动会上做典型发言。她先后在《教育家》杂志、《天津教育》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校长妈妈——朱静华》宣传片曾在《静海教育》节目播出,中国教育报第六版校长周刊人物中也刊发了《朱静华——蔓草般扎根乡村教育》。 19.莫苇菁【个人简历】莫苇菁,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带头创办了黄浦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莫阿姨”。20 年来扎根未成年人检察岗位,致力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护等工作。办理小刚诈骗案等案件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凝练 “莫字诀” 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格局。 【主要事迹】莫苇菁从检27年,荣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扎根未检岗位18年,莫苇菁被未成年人亲切地称为“莫阿姨”。作为黄浦区检察院“莫阿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的核心成员,莫苇菁致力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护、推进轻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深化一般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预防,以法治力量关爱未成年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久前,一起涉未成年人追索医疗费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开庭审理。患有自闭症的小飞(化名)父母离异,小飞的父亲总以诸多借口拖延、拒绝支付抚养费。莫苇菁主动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案件诉讼进程,提出完善证据等法律意见,并即时启动民事案件支持起诉程序。她还与法院沟通,研讨以财产保全方式落实相关费用。在多方的努力下,小飞的医疗困境得以纾解。高三学生小陆正面临着高考,因一念之差偷盗同学物品,到案后小陆对事实供认不讳,并退赔了全部赃款,具有多个法定从轻情节,且准备继续学业。综合考量后,莫苇菁对小陆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她为小陆量身定制考察方案,经常采用微信视频、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小陆及其家长、社工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其遵守考察义务、完成实践项目的情况,对其承受的考前压力、观护考察压力开展心理疏导。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小陆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一流大学。莫苇菁还将目光聚集到校园周边安全,联合区文旅局共同开展娱乐场所涉未成年人专项检查活动,对发现未成年人进入酒吧消费的相关场所制发检察建议,有序强化社会治安管控,为未成年人织密防护网。 【主要贡献】多年来,经莫苇菁帮教的未成年人,有近20人考上各大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参加检察开放日、参观红色场馆、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法治活动近100场次;制作发放校园安全、“向阳花”防性侵、强制报告宣传画册等10000余份,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防线。 20.梅玫【个人简历】梅玫,女,汉族,1981年1月出生,重庆铜梁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200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四级高级检察官。2003年,梅玫考入大渡口区检察院,开始接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曾任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科员、助理检察员、副主任科员、检察员、主任科员、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副科长、科长、检察五部主任。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四级高级检察官。 【主要事迹】2003年,大学毕业的她考入大渡口区检察院,开始接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办案中,梅玫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能帮助更多孩子知法、守法?怀着这份初心,梅玫和同事们成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如今,“莎姐”检察官人数从最初的7名发展为416名,还有167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莎姐”志愿者加入其中。 同时,梅玫和同事编写了《莎姐讲故事》丛书,设立“莎姐”热线、“莎姐”谈心室等,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法治巡回宣讲500余场,受众10万余人。 【获得荣誉】重庆市“莎姐”检察官团队代表人物,党的二十大代表。所在的“莎姐”团队从最初7名检察官组成的青少年维权岗发展而来,20年来不断拓展业务,在一体化保护、精准帮教、综合救助、犯罪预防等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等称号;2020年11月,获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最美公务员”称号;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表彰;2020年12月,获得“最美公务员”称号;2021年6月被重庆市委授予“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特别提示】如果被入选人才研究样本人士认为该研究课题有不当之处,可以发邮件或者电话通知课题组负责人李笑天(手机号13366208538),课题组将即刻在公布网站撤掉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蓝乙人 蒙仕荣 总编审:李笑天 蓝乙人 |